Page 46 - 上海电力大学
P. 46
2
上海电力大学 高教研究 2021 年第 期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是《热力设备水质控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首先明确课程
思政目标,结合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挖掘每一个知识点的思政元素。然后,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教学设计,将课程教学环节分为知识点讲授、课堂讨论、翻转课堂、实践教学四个部分,根据各个环
节的特点,设计思政元素融入方法。最终,构建教学、学术、思政三维一体的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设计。
1. 课程思政的目标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帮
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流课程建设更应该深入挖掘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
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 [7-8] 。
《热力设备水质控制》课程是上海电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重点核心课程,该专业以化学理论在
能源电力领域中的应用为背景,以“立足应用、立足电力、立足一线”为基准,培养既懂化学又熟悉
动力设备,服务于能源电力行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站热力设备运行过程中
发生腐蚀、结垢、积盐现象的原因、危害及防止方法;掌握水汽理化过程机理、水质控制原理与方法、
水化学监督标准;将热力设备、化学仪表及程控等交叉学科相关知识与本课程融会贯通,使学生具备
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课程定位,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遵循社会道德、
恪守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和专业素养,让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责任
意识。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 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
《热力设备水质控制》课程思政元素及思政目标如表 1 所示。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各章节知识点,
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方法论、认识论等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建立辩证思维体系,通过技
术发展历程、国家电力发展变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奋斗精神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文化自信。结合生产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职业素养;结合复杂的
工程问题,当前我国水环境问题及环保政策,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
科技报国的国家情怀和使命担当。
表 1 《热力设备水质控制》课程思政元素及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 教学成效
哲学思想,方法论、 热力设备水质控制技术发展历 通过发展历程和交叉课程的关
认识论; 程,课程教学内容框架及其与 联,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认识
爱国情怀、民族奋 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性; 事物的发展规律;
斗精神; 绪论 中国电力在世界大背景下的变 电力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迁与变化,及其对课程内容的 激发起学生强烈爱国情怀与民
主义道路自信、文 影响。 族奋斗精神,坚定“四个自信”。
化自信。
专业认同感和责任 6 汽水品质在热力设备安全生
感; 产的重要作用,水汽品质不良 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责任感
职业素养; 热力设备汽水循 造成的生产过程安全问题,引 相融合,学生更注重本课程与
使命担当。 环 导学生树立工作责任感和担当 实际生产过程的联系。
精神。
通过氧化铁垢的典型案例,分
析目前高参数机组的锅炉水垢
情况,扩展讲述我国火力发电
第 2 章道路自信、 水垢的形成与防 厂的发展状况,超(超)临界 大飞机发展,加强科学素养
文化自信; 止
机组目前运行情况,近二十年
来,我国火力发电机组的迅速
发展。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