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湘西工作 2017 第10期
P. 28
调查研究·DIAO CHA YAN JIU
适当增加“户籍限制”,多招录了解本地风土人情、会说 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促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本地方言、血缘和地缘关系在本地的考生,提高艰苦边 提高整体工作水平。组织选派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到上
远地区公务员的稳定性。四是建立聘用制度。给予艰苦边 级部门、发达地区和重点建设一线进行交流、挂职、蹲点。
远地区的乡镇政府一定权限,对现有专业性较强或辅助 加大公务员职位轮换力度,探索基层公务员在不同区域
性行政编制空缺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进一 之间、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和职位轮换工作,
步拓宽职位聘任渠道。聘用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明确 提高其处理复杂局面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邀
聘任时限、责任和义务等内容,享受本单位同等人员待遇, 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领导,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和培
采取定期考评制,将不合格人员依规辞退。 训班。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公务员到上级党校、院校进行
(二)优化工作环境,着力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一 重点培训,培养储备一批后备干部。三是实行教育培训
是提升政治待遇。针对艰苦边远地区特殊情况,鼓励紧 考评制度。着力完善教育培训考评机制,加强教育培训
扣基层岗位需求,结合基层公务员数量、类别、年龄及性 档案管理,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将“评学”和“考学”
别结构等因素,在重点部门、关键岗位适当增加县处级 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调整交流的重要依据,提高艰苦
干部、科级干部职数及非领导职数设置比例,放宽科员 边远地区公务员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
向副科级、正科级晋升的条件,拓展基层公务员晋升通 (四)健全监督机制,着力解决基层公务员管不严的
道。同时,缩短在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工作的公务员晋升相 问题。 一是构建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根据不同地
同职级所需要的年限,打破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职 域、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加快构建包括合理设置考核周期、
务晋升空间小、人才难以留住的现状。二是提高经济待遇。 明确绩效评价标准、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采用适合
通过政策调控缩小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和其他地区、 的考核方法等内容的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
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特别要逐步提高津补贴标准以及 充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使绩效管理与职务晋升、薪酬
住房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实现优势资 福利、一次性奖励以及培训开发等密切联系,充分体现
源多向基层倾斜。建立鼓励扎根基层的奖励机制 , 将艰苦 绩效管理的认可功能。二是规范基层公务员流动。针对
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的收入与工作辛劳程度挂钩 , 兑现考 基层公务员被频繁借调的现象,进一步规范基层公务员
核奖励政策 , 扩大基层公务员优秀比例 , 对工作环境艰苦、 管理和流动,对未满最低服务期限的不得调动交流、转
工作任务繁重的岗位区别对待 , 对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 任到上级机关和参加公招、遴选考试。上级机关一般不
秀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适当发放一定数额的 得以借用、帮助工作等名义抽调乡镇公务员,因工作特殊
生活补助等。三是改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 需要短期借调的,必须征得借调单位同级组织人事部门
建设、办公环境优化和办公条件改善等硬件方面的投入, 同意,并明确借调时间。三是合理轮岗交流。鉴于艰苦
切实改善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人 边远地区公务员依法行政、照章办事的工作特性,避免
才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加大关怀,特别是 由此产生的职业倦怠感,合理设定职位轮换与交流周期,
对那些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勤勉工作的干部,实行定期 建立健全相同职级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
家访或困难家庭“包干”联系制度,解决基层公务员兼顾 轮岗交流制度,通过工作内容丰富化,增强来自工作本
家庭、照顾老人与孩子等方面的问题,为基层干部解除“后 身的内在报酬激励。
顾之忧”,以“柔性管理”实现有效激励。
(三)加大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公务员干不好的问题。 (责任编辑 :申向源)
一是增强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进教育培
训的内容和方式,由“理论型”更多地向“理论与实践
结合型”转变。以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能力提升为目标,
坚持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需要什么补什么”。
注重培训效果,改进艰苦边远地区县乡机关公务员培训
方式,使培训真正成为一项“福利”。二是努力创新教育
培训的方式方法。教育培训坚持在职自学与集中轮训相
结合、在线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增加培训经费投入
和现场培训课时。有计划地组织跨乡镇、跨县市的工作
26 湘西工作 • XIANG XI GONG 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