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上海电力大学
P. 6
上海电力大学 高教研究 2021 年第 期
2
提升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政元素”融入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比如在讲到“三
线”建设时期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内容时,可以将该时期电力建设典型实例和电力典型人物的事迹,结
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用于教学内容的呈现,增强教学的感染力,通过挖掘故事和人物背后的精神,寓教
于学,引起学生的共鸣,并通过课堂讨论,教学辅助平台弹幕发布等形式实现课程教学和价值引领的
双结合。
三、《中国电力工业史》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习总书记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
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要让课堂成为承载思政教
育理念的平台,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避免一味灌输式的传统式教学方式。挖掘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通过问题导向型、研讨型、发言演讲型的教学方式,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或线上线
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多途径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有助于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
认知,有助于发挥课程思政的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1. 线下问题导向法
问题导向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设置问题,在问与答的
过程中,去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程每一章都结合章节内容设置了 3-5 个开放型问题和拓展
阅读板块,问题和拓展阅读全部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内涵,通过教师精心课堂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讨论,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比如在第五章中,设置“双碳”背景下电力企业改革的必要性这一问
题,要求学生研读习总书记关于“双碳”的重要性讲话精神,结合能源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战略规
划等,既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党中央关于新时代能源战略的重要论述,也能够激发广大学生关注我国
能源形势并对我国能源战略和政策形成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理解,这样就融入了课程思政的元素,起到
了内化于心的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使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更加鲜活生动。
2. 线下 TBL 教学法的融入
TBL 教学法是建立在交际教学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法,其侧重点是学生团队分工协作能力的培育
[1]
与养成,锻炼学生在共同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形成系统性、规范化的人际交流能力。 在课程进行中,
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完成案例的分析、问题的讨
论等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TBL 教学法并非只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延伸到课外实践和线上教学。通
过 TBL 教学法,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协作,完成固定的课外实践作业。比如结合第六章内容中,
教学团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前往相关电力企业完成口述采访的作业,每个小组需采访四到五人,主
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能源电力发展的感受和未来能源电力发展的展望。TBL 教学法向实践环节的延伸,
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以及陶冶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
受疫情影响,互联网 + 课程思政的模式逐渐成熟,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开辟课程思
政“第二课堂”。线下是教师采用问题导向、TBL 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引导,从自身榜样、专业相关
思政故事、鼓励学生在成果展示及讨论中渗透思想政治元素等方面引入课程思政。线上进行教学平台
的建立,在线上通过慕课自学、讨论知识点相关话题、测试等教学手段,反馈教学效果。下一步,本
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用案例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微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思政元
素的融入,同时在“互联网 +”时代,教师课下利用 QQ 群、学习通等工具转载案例、发布讨论,与
学生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他们。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保证本
课程后续学习过程,是每一周的课程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保证教学的连续性,提升教学的效果,更好
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