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5 - 唐山市人大志(上册)
P. 505

唐山市人大志:1948-2021


                  第二,要搞好作风建设,密切同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风建设,归根结底是地方国家权
             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决定了它
             的活动同人民群众有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人大常委会只有加强作风建设,
             才能更好地倾听民言、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更好地、全面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作风建设,首先要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常委会的一切工作,包括议题的确定、议案的提出等,都要针对本地的实
             际。其次,要提倡踏实的工作作风。根据人大常委会自身的工作特点,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查研
             究方面。一方面要经常深入基层,接触代表,接触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密切同
             “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的联系,根据常委会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督促帮助“一府两

             院”解决实际问题,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
                  第三,按照中央“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强机关建设。地方
             人大常委会与其机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重要的是抓好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的
             建设。总的看,目前我们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干部队伍状况比较好,特别是基层人大机关同志,勤

             勤恳恳,埋头苦干,做了不少工作。今后,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继续重视和抓
             好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牢固树立为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主
             任会议服务的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现在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人大机构改革如何
             搞,还要等具体方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乔石委员长在首都各界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四十周年大会讲话指出的:“人大工作必须加强,不能削弱。”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可围绕如何
             加强人大机关建设提出符合当地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在省市委没有拿出方案之前,我们要做好思想政
             治工作,防止因机构改革思想波动,保持机关思想稳定,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

                  四、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发展
                  我市各级人大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人大及其常委会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行使各项职权,人大工作
             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关键在于市委和各级党委重视、支持人大工作,加强了对人大工作的
             领导。可以说,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保证,也

             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这次会议前,市委制定了《关于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我们要结合本
             地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认真真地抓好落实。
                  要积极正确地贯彻党委意图,善于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人民的意志,动员

             所有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为之奋斗。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同级常委决策和工作总体
             部署,及时主动地了解和把握党委的意图,围绕党的工作中心调整自己的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地做好
             工作,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根据党委的决策,及时决议、决定,使党的主张得以贯彻落实。要积极主
             动地征求党委对人大工作的意见和指示,及时向党委汇报人大常委会工作和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
             和问题,提出建议,取得党委的支持和帮助。在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的共产党员,更应该增强党的观

             念,充分认识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充分认识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讲理想、讲
             党性、讲纪律、顾大局,带头执行党的决定。只要我们积极地贯彻党委意图,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开展工作,大胆履行法律赋予的职权,勇于开拓进取,工作卓有成效,就一定会取得党委的重视和支

             持,人大工作就一定会不断有新发展。
                  同志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 450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