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第十届·2022学术年会论文集
P. 198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第十届·2022 学术年会论文集
表 3 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分, x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1 周期后 治疗 2 周期后 治疗 3 周期后
a
bd
cde
试验组 60 9.82±1.52 8.74±1.38 7.98±1.00 6.76±1.10
对照组 60 9.92±1.43 9.03±1.29 8.51±1.00 7.57±0.96 cdeh
af
bdg
a
b
c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1, P<0.01, P<0.01;与本组治疗 1 个周期后比较: P<0.01;与本组治
d
f
e
g
h
疗 2 个周期后比较: 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1, P<0.01, P<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均可以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中药封包+热熨帖
治疗组疗效优于热熨帖+模拟包治疗组。
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清代徐大椿的《女科指要·经候·痛经》明确“痛经”为独立
疾病,中医药治疗痛经尤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中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子宫、
冲任,主要病机不外乎不荣而痛或不通而痛。常见证型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肾气亏损、
[7]
气血虚弱及湿热蕴结,尤以寒凝血瘀证居多 。
中药封包外敷是指将一定配方的中药材装入药袋,置于施治部位,通过外源加热促使药
物有效成分释放被局部皮肤吸收后发挥治疗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通过作用单一穴
位达到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关元属任脉,与胞宫相通,具有近治作用,可直接调整胞宫
寒热虚实。“关元”在内经中称为“三结交”、“下纪”。《针灸甲乙经》称 “次门”,《针灸资生
经》称“大中极”“丹田”。唐容川谓“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针灸资生经》指出该穴能
“调整足三阴经、冲任二脉之气血。在现代《针灸学》中,痛经是关元穴主治病症之一,该
[8]
书提出关元穴有温补元阳、调理冲任、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益肾保健之功 。崔晓等通过
动物实验发现,针刺关元穴可显著减少子宫的收缩,随着刺激量增大,减少宫缩的作用越明
显 。另有研究表明,艾灸关元穴可调节前列腺素 E2 ( PGE2 ) 水平,从而抑制子宫平滑肌
[9]
收缩 [10] 。黄倩茹 [11] 等通过热成像技术发现艾灸关元穴可提高任脉平均温度,推测艾灸关元
穴是通过促进任脉循经热传导以温通任脉,促进任脉气血运行,理气散寒,进而祛除体内寒
湿之邪,使经络通畅,通则不痛,从而缓解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证患者的腹痛症状。上述研
究说明关元穴是治疗痛经的重要穴位,故本研究以关元穴为封包外敷的部位。
寒凝血瘀型痛经多是由于素体虚寒,喜食生冷,寒邪客于胞宫,经脉凝滞,经行不畅所
致,故治疗当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法则。清吴师机曾提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
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是故治疗痛经之外用药亦当切中寒凝血瘀之机,本研究尊
- 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