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6 - 唐山市人大志(下册)
P. 376
第十一编 唐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
为有效解决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医疗、安全、教育、交通、群体权益等方
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常委会先后12次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10次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运用
新的监督方式,强化刚性监督,就社会养老、物业管理、食品安全、农村饮水安全等焦点问题开展了
4次专题询问。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缓解,全市代课教师工资达到
或超过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基层食品药品协管员补贴由本级财政统一支付,协管员队伍得到稳定,医
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交通、便民
服务设施等市场化运作加快进行,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此外,常委会还加强
《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的监督检查,推动我市依法管理民族和宗教事务;认真做好
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四年中,共接待群众来访5965人次,受理信访件908件,接受电话咨询502人次,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唐山建设。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唐山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具
体实践。四年来,常委会把坚持科学民主立法、支持和监督“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作为推
进法治唐山建设的着力点,努力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在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方面,常委会认真落实《立法法》,进一步增强党领导立法和人大“主导
立法”意识,转换立法选题视角,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
法计划。健全完善立法选项、调研、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制定《唐山市地方性法规草案征
求意见工作规程》和常委会《立法评估工作规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等文件,聘任26名法
律专家为立法咨询委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着“急需先立、成熟则立”和法制统一、突出地方
特色的原则,制定《唐山市邮政条例》,修订《唐山市防震减灾管理条例》和《唐山市城市绿化管理
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先后两次对我市现行37部地方性法规进行集中清理,对市政府8部规章、17件
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不断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提
供法制支持。
在促进依法行政方面,依法加强对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督促市政府全面
落实新《预算法》,建立预算批复及公开、政府债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向常委会报告制度,并
连续两年采取集中封闭审查方式对政府及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查,积极打造“阳光财政”,提高全市
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规范化水平。采取上下联动方式,开展行政诉讼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城乡规划法
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政府贯彻科技进步法、履行社会治安管理职责、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情况,专题
听取政府土地管理法执法情况报告,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为
强化司法监督制约力度,常委会不断探索改进监督途径,开展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监督,推进审判流
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支持法院作为全国试点探索审执分离体
制改革,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做好400名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有序参
与。针对行政诉讼法、监狱法实施,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侦察监督、反渎职侵权、反贪污贿赂、
经济犯罪侦查等工作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同时,加强宪法和法制宣传教育,连续三年
组织召开“国家宪法日”专题座谈会,在国家机关被任命人员中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切实做好
“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并就“七五”普法工作作出决议,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崇宪法、学法守
· 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