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湘西工作 2017 第10期
P. 50
特别策划·TE BIE CE HUA
镇控规、村庄规划的对接融合,基 道工程和乡镇配套设施工程。三是 套。低成本推进墙体美化、庭院净化、
本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加快美丽 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标线序化、见缝绿化,共清淤整修
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43 个美 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乡镇 沟渠 21.5 公里,建设文化墙 6000 多
丽乡村专项规划。三是注重内涵挖 和建制村“一村一平台”的全覆盖, 平米,美化庭院 430 余户,新增绿化
掘。规划和打造了特色文化旅游名 每个乡镇、建制村的综合服务平台 面积 10000 多平米。二是坚持差异
镇矮寨、历史文化名村小溪、中国 建设基本达到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 化发展。结合各村发展基础、人口
传统村落中黄和康养村寨寨龙等品 标准要求。实施乡村旅游产品及公 规模和资源禀赋等特点,因地制宜,
牌特色村镇及峒河沿线特色村镇风 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坪朗、家庭、 将 43个创建村划分为 6个产业特色
光长廊,以矮寨景区、峒河流域、 寨龙等 9 个精品村寨的基础配套设 村、9 个民族特色村、8 个休闲旅游村、
S229 线可视面为基点,打造东西横 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小溪村标识 9 个综合发展村、11 个城市化建设
线和南北纵线两条美丽村庄带。 系统等 16 个项目完工,寨龙村旅游 村,推进差异化发展。发挥城市建
基础设施融合,力促城乡建设 厕所等 7 个项目开工建设。 设、景区建设辐射带动作用,打造
品质美。 一是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 生态体系融合,力促地域特色 城市近郊乡村为“城市后花园”,重
施建设。持续加大重要县乡道、农 个性美。 一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由 点打造矮寨景区周边村寨为“民族风
村旅游公路、窄路加宽等项目建设 市美丽办牵头负责,乡镇村具体实 情园”,拉动全市民族特色文化旅游
力度,重点推进乡村旅游交通基础 施,通过市富华公司平台贷款 1000 产业发展。三是抓实保护传承。加
设施建设,吉首市旅游公路 PPP 项 万元,专项用于创建村的人居环境 大对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目顺利实施,6 条旅游公路串珠成 改善。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 的保护利用,编制完成吉首市国家
链、连线成片,将形成 100 多公里 广大 干 部 群 众 筹资投 劳、共同参 级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的旅游环线和景观通道,辐射全市 与,掀起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由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和《吉
四分之一的村寨。二是推进基础设 点及线到面重拳整治村庄脏乱差顽 首市特色产业培育计划和民族文化
施一体化建设。实施改善农村人居 疾,整治卫生死角 6452 处,乱堆乱 保护规划》,以特色民居改造为突破
环境 PPP 项目,推进乡镇环境综合 放 4346 处,拆除违章建筑 3000 多 口,按照“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
治理和乡镇居住环境改善向全市域 平米。加快开展改路、改厨、改厕, 办法,对 2312 栋传统特色民居进行
延伸覆盖,整合资金 10.6 亿,全面 共新修和提质改造村间道路 76 公 规划改造,累计完成特色民居改造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生活垃圾 里,实施农村改厕 5006 座,安装太 2021 栋。
收运及处理工程、传统村落及特色 阳能路灯 597 盏,推广使用节柴灶 产业发展融合,力促兴业富民生
村寨核心保护区建设工程、乡村绿 1566 口,增设和更新环卫设施 480 活美。 一是聚焦优势产业。按照“一
村一品、一村一业”要求,加快推进
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的
相互支撑,一二三产业整体联动,形
成了一批主题鲜明的村庄。如河溪镇
张排村的醋产业,石家冲街道寨阳
村的花卉苗木产业、矮寨镇家庭村
的金秋梨产业等。二是突出主体培
育,大力推行村级组织“红色股份”
发展模式,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
或其他资金入股的方式,积极培育
特色水果、花卉苗木、茶叶、蔬菜专
业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
民的双赢,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
关系,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倡导“美丽”经济。按照“武陵
丹青放歌 秦 帆 / 摄
48 湘西工作 • XIANG XI GONG ZUO